历届高考题中的对联(1932-2005年)
  | 
 | 
作者:quanshiyi806806  上传者:admin  日期:13-12-13  | 
 
 
 历届高考题中的对联 
 
历届高考题中的对联 
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,有三个字的上联:孙行者,真难倒了绝大多数考生。仅有一个考生对上了下联:胡适之。 
1987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,有上联:梨花院落溶溶月,答案是:柳絮池塘淡淡风。 
1991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,对联是: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;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。填作者(邓拓)。墙上芦苇,头重脚轻根底浅;山间竹笋,嘴尖皮厚腹中空。填作者(毛泽东)。座上珠玑昭日月;堂前黼黻焕烟霞。填作者(曹雪芹)。 
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,对联为:何处招魂,香草还生三户地;当年呵壁,湘流应识九歌心。填作者(屈原)。 
1993年北京等六省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,写出诗词名句的下句:无边落叶萧萧下,(不尽长江滚滚来。)春蚕到死丝方尽,(蜡炬成灰泪始干。) 
1995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,写出名句的上句或下句:身无彩凤双飞翼,(心有灵犀一点通。)满招损,(谦受益。) 
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试题中,有对联:画人画鬼高人一等;刺贪刺虐入骨三分。 
2004年高考全国卷、福建卷、浙江卷等,在“选用、仿用、变换句式”这一考点的考查上有了新突破,即采用了对联(主要是春联)的形式——当然,实际上还是句式的仿用。春联,就是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,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,便于记诵,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。从形式上看,春联具有音节整齐匀称、节奏感强等特点;从内容上看,春联集中地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与时代风貌。除春联外,励志联、喜联、园林风光楹联等,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常见。学习并制作一些对联,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,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。 
对联题的解答有较强的开放性、自主性,但除了对仗工整外,有两点须注意:一是要考虑上下联的相关性;二是所拟下联思想内容上要有一定的格调。 
 |   |   
 
   
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| 标题: | 
          历届高考题中的对联(1932-2005年) | 
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| 文件大小: | 
          6K | 
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| 文件格式: | 
          rar | 
         
 
          | 作者: | 
          quanshiyi806806 | 
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| 下载地址: | 
           点击本地免费下载
  下载说明 阅读说明
 下载工具 | 
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| 下载说明: | 
           
*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
*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。
  
 | 
         
       
     | 
    暂无图片  | 
   
  
 
 
 
 
 | 
 
 
*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。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 *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,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,下载不成功时,请一直重试下载,如果一直不成功,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,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,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!
 | 
 
| 
 |  
 
 | 
 |